* **稳健收益:**新股发行通常会带来溢价,因此投资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。
在万亿级本地生活市场,曾有“北有美团,南有饿了么” 的传说。然而,时过境迁,随着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等平台的崛起,这片战场的局势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曾经在外卖领域独占鳌头的饿了么,如今却逐渐掉队,从行业的引领者沦为即时零售领域的模仿者,甚至逐渐失去了与美团正面抗衡的能力。接下来,刘老实将带大家一起复盘一下饿了么掉队的原因。
从锋芒毕露到走向衰落
1985 年出生的研究生张旭豪,因半夜打游戏常饿肚子而发现商机,毅然投身创业浪潮,创立了 “饿了么”。这位比美团王兴小 6 岁的年轻创业者,满怀热血与激情,带领饿了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。在美团的强势挤压下,饿了么展现出强硬的行事风格。张旭豪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时常突然爆发,拍着桌子咆哮,“市场份额才是第一!不要管成本!”“创业不是为了打仗,但要打就打死。” 这种气魄,让他宛如 80 后创业者中的一代枭雄。
那几年,聚划算、大众点评、美团、新浪、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烧钱拉新的混战。保守估计,中国市场共烧了七十亿元。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,饿了么与众多对手展开了殊死搏斗。最终,只有美团和饿了么脱颖而出。王兴起初想要收购饿了么,却被心高气傲的张旭豪拒绝。美团随即采取“农村包围城市” 的战略,推出外卖业务,率先攻入饿了么尚未占领的下沉市场。
到 2017 年 8 月收购百度外卖后,饿了么在中国外卖市场中与美团势均力敌,数据显示,当时两者共占据外卖市场份额超过 90%。2018 年 4 月,阿里以 665 亿全资收购饿了么。彼时,与美团斗得火热的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对这场收购充满期待,直言 “有了阿里我们能赢”。
但现实却未能如张旭豪所愿。在被阿里收购后的五年里,饿了么不仅没能重回行业第一,反而逐渐掉队。智研咨询数据显示,2017 年收购了百度外卖的饿了么尚且还能与美团一战,但从 2018 年下半年开始,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就被美团反超。到 2020 年,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已达 69%,将饿了么远远甩在身后。数据显示,2020 年 7 月份,饿了么市场份额跌破三成,至 2021 年上半年,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,饿了么进一步下跌至 25% 左右。在外卖市场中,饿了么与美团的格局从之前的五五开,逐渐变为三七分。
如今,“美团最大的对手” 这一称号,已逐渐从饿了么变成了抖音。掉队的饿了么想要逆转局势,似乎希望渺茫。客观来说,在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前,饿了么就已呈现出不敌美团的趋势,但阿里也未能挽救饿了么的颓势。
探究造成饿了么困局的原因
(一)独立性的转变
在饿了么融入阿里的过程中,阿里采取了一贯的“阿里化” 做法,张旭豪带领的创始人团队对饿了么的掌控力被大幅削减,阿里系的职业经理人接手饿了么。一般来说,采用职业经理人和成熟管理经验的模式通常被视为更有效率,但在复杂的 O2O 市场中,能够直接决策的创业者却更加适合。比如美团王兴,比如当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大学生创业者张旭豪。
五年里,饿了么换了三任管理人。最早接手、任期最长的王磊用时三年也没能带饿了么翻盘。2021 年 7 月,阿里将飞猪、高德、饿了么合并组成 “飞高了” 生活服务板块,但继任者李永和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,上任仅一个月就遭遇黑天鹅事件下台,最终由俞永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。职业经理人接管后的饿了么风格从最初的强硬变得温和,而变动频繁的管理团队,也让饿了么的发展路径变得模糊。
从张旭豪创业团队的权利拼杀,到被阿里收购后的水土不服,以及职业经理人的保守管理,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饿了么败下阵来。饿了么真正衰落不是管理的问题,而是气质的问题,是拼劲的问题。张旭豪时期的饿了么充满了创业的激情与拼劲,敢于在市场中拼搏厮杀。而职业经理人管理下的饿了么,更多地注重风险控制和稳定发展,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显得过于保守。这种气质的转变,使得饿了么在面对竞争对手时失去了往日的锋芒。
(二)亲生和抱养
阿里这几年无论是收购饿了么,还是收购大润发,这种靠收购进来的业务都不如其自己孵化的业务成功。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。
首先,收购的业务往往面临着文化融合的难题。被收购的企业通常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,与阿里的文化存在差异。在融合的过程中,容易出现冲突和矛盾,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。例如饿了么在被阿里收购后,其独立性逐渐被蚕食,阿里系全面掌控使得饿了么的原有文化受到冲击。
其次,收购的业务在战略定位上可能与阿里的整体战略存在偏差。阿里的业务体系庞大,在进行收购时,可能更多地考虑业务的互补性和战略布局。但在实际运营中,被收购的业务可能无法完全融入阿里的整体战略,导致发展受限。相比之下,阿里自己孵化的业务从一开始就围绕着阿里的核心战略进行发展,更容易获得资源支持和协同效应。
最后,收购的业务往往面临着原有团队与新管理团队的磨合问题。在收购后,阿里通常会派遣自己的管理团队进入被收购企业。这就需要原有团队与新管理团队进行磨合,而这个过程可能会充满挑战。如果磨合不好,就会影响企业的决策效率和执行力。
(三)流量焦虑
饿了么一直深陷流量焦虑之中。原本期望加入阿里系后能缓解这一困境,然而现实却事与愿违。尽管阿里毫不手软地为饿了么输送流量,在支付宝、淘宝首页均设置饿了么应用入口进行引流,但效果不尽如人意。如今,饿了么以 1700 万左右的日活用户量(DAU)面对拥有 1 个亿 DAU 的美团,只能望尘莫及。
这种流量焦虑的背后,反映出饿了么在获取用户和留住用户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。一方面,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后,形成了围绕美食做内容、丝滑连接交易的完美闭环,消费者心智逐渐养成,使得饿了么在用户心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。另一方面,在短视频内容场景营销趋势下,美团与快手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,进一步加剧了饿了么的流量困境。
为了应对流量焦虑,饿了么积极寻求与流量大户的合作。2022 年 8 月 19 日,饿了么与抖音共同宣布达成合作,双方旨在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,带来 “即看、即点、即达” 的新体验。然而,这场合作并非一帆风顺,反而更像是 “引狼入室”。
抖音早有涉足外卖领域的野心。2020 年,抖音推出团购功能,建立本地探店达人体系;2021 年内测 “心动外卖”,虽因配送体系不完善而夭折,但抖音对外卖市场的觊觎从未停止。抖音选择与饿了么合作,一方面是为了补齐自身在配送上的短板,另一方面,其将美团视作主要对手,却 “低看” 饿了么。
在与饿了么合作后,抖音本地生活服务布局加快。2022 年 12 月,顺丰同城、达达、闪送三家同城即时配送平台相继宣布与抖音 “团购配送” 合作,逐步实现团购套餐 “全城平均 1 小时达”。如今,这场 “联姻” 被视为抖音向美团的正式宣战,而饿了么更像是一个被利用的角色。
可以大胆推测,一旦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万事俱备,具备了完善的配送体系,很容易抛弃饿了么,独自进军外卖市场。届时,失去引流入口的饿了么,生存空间将进一步收窄。
(四)错过的机会
短视频红利
随着抖音、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崛起,它们在本地生活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。这些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流量和强大的社交传播能力,为本地生活服务提供了新的营销渠道和增长机会。然而,饿了么在被阿里收购后,未能及时抓住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红利。相比之下,美团积极与各大短视频平台合作,通过短视频营销、直播带货等方式拓展业务,吸引了大量用户。
饿了么在这方面的反应较为迟缓,没有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优势进行品牌推广和业务拓展。这使得饿了么在流量获取和用户增长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,错过了一个重大的发展机会。
即时零售布局
即时零售市场近年来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,成为本地生活领域的新战场。美团闪购和京东到家等竞争对手在即时零售市场上积极布局,通过快速配送、丰富的商品品类等优势,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。而饿了么在被阿里收购后,对即时零售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,布局相对滞后。
饿了么在商品品类拓展、配送效率提升等方面投入不足,未能及时满足消费者对即时零售的需求。这使得饿了么在即时零售市场上居于美团闪购和京东到家之后,屈居第三。如果饿了么能够更早地意识到即时零售市场的潜力,加大投入和布局力度,或许能够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创新不足
在竞争激烈的本地生活市场中,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。然而,饿了么在被阿里收购后,在创新方面表现不足。相比之下,美团不断推出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功能,如美团优选、小象超市等,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。
饿了么在产品创新、服务创新等方面缺乏亮点,没有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。这使得饿了么在与竞争对手的较量中逐渐失去了吸引力,用户流失严重。如果饿了么能够加大创新投入,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,或许能够重新赢得用户的青睐。
如今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本地生活争夺战,饿了么正逐渐淡出头部,那个北美团,南饿了的神话正逐渐被美团抖音或美团京东大战所取代,只能让人惋惜。
主理人简介
我是刘老实,爱分享、爱钻研,从传统零售到新零售,10年的从业经验。
我会深入即时零售行业内部,挖掘最新鲜的资讯,为你第一时间送上即时零售的热门动态。无论是平台最新政策,还是行业最新趋势,我都能精准捕捉。
我也会以专业的视角,剖析即时零售背后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。帮你了解这个行业的走向,成为更明智的从业者,助你享受到即时购物的红利。
加入我的朋友圈炒股配资怎么操作,和“即时刘说”一起,开启即时零售的精彩之旅吧!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开户配资官方观点